千亿补贴VS股价下跌,哪一颗才是真正的“美国芯”?!
2022-08-12 12:32:24
  • 0
  • 0
  • 0

最近美国那边的芯片产业尤其热闹,一方面,嚷嚷了很久的芯片法案终于落地了;另一方面,美国的一众芯片企业股价却跌了。按理说,数百亿美元的巨额补贴是一个巨大利好,股价应该应声上涨才对。事出反常必有妖,这篇文章试图来解开这个谜题。

靴子终于落地了

当地时间8月9日上午,美国总统拜登在白宫正式签署了《芯片与科学法案2022》(以下简称“芯片法案”)。该法案价值约为28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906亿元)。芯片法案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美国科技发展,其中,芯片领域是将受到补贴的头部板块,在2800亿美元中,有527亿美元是补贴美国本土的芯片制造和研发。此外,还有一项针对芯片制造投资提供税收抵免的条款,总价值约为240亿美元。除芯片板块之外,其余的2000亿美元,将用于促进美国未来科技的研究与创新,主要集中于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机器人等领域的科研创新。

美国总统拜登在白宫签署《芯片和科学法案》

关于这527亿元美元的芯片补贴,法案主要分配如下:500亿美元成立美国芯片基金,其中390亿美元用于鼓励芯片生产;110亿美元用于补贴芯片研发;20亿美元用于美国芯片国防基金,补贴国家安全相关领域的芯片生产;5亿美元用于美国芯片国际科技安全和创新基金,确保建立安全稳健的芯片上游产业供应链;2亿美元用于美国芯片劳动力和教育基金,培养半导体行业人才。

美国《芯片法案》中关于芯片补贴分配情况

数据猿发现,《芯片法案》具体的补贴方案给到我们的关键信息点有两个:第一,主要受惠对象是美国企业;第二,补贴的重点领域是芯片生产。由于美国芯片企业运营模式的不同,决定了各家芯片企业将从《芯片法案》中获得利益也不尽相同。

整个芯片产业可以分为三大部分:设计、生产、封装。因此,数据猿根据芯片企业的运营模式以及《芯片法案》的具体内容,将可能会受到该法案影响的企业分为以下四类,前三类是美国企业,第四类是在美国发展的国外企业。

第一类,英伟达、高通、AMD、博通这类以芯片设计为主的美国芯片企业。它们主要聚焦于芯片设计和销售,而生产、封装、测试等环节严重依赖于对外合作。表面上来看,它们很难从《芯片法案》中直接获得大量的实质补贴。但是具体获利情况,还要把整个芯片价值链条梳理清楚才能揭晓。

第二类,以英特尔、美光、德州仪器为主,集聚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多个环节为一体的IDM模式企业。因为有着制造的需求,他们或将受益于《芯片法案》中芯片制造投资的建厂补贴和抵税优惠。综合来看,美国想要扶持芯片龙头企业,便于实现规模效应,想要让更多具有制造能力的芯片企业在美国投资建厂,提升美国在全球芯片领域的影响力,加速美国实现“芯”自由。

一般而言,在美国建设一家先进芯片制造厂耗资就会超过100亿美元,然而《芯片法案》在芯片领域的总拨款才500亿美元,资金分配将会是肉眼可见的难题。关于具体的补贴方案,目前仍未公布。目前为止,英特尔早前就已经公布,其将在俄亥俄州投资200亿美元进行晶圆厂的建设。在《芯片法案》发布后,英特尔表示希望获得120亿美元的建设补助金,相当于总金额的近三分之一。也有市场预测,英特尔或许可以通过《芯片法案》获取大约200亿美元的补贴资金。

第三类,AMAT、拉姆研究等为主的美国半导体制造设备和服务供应商。它们或许不会直接从《芯片法案》中获利,但是随着英特尔等大幅度投资建厂,对芯片制造设备的需求会大幅提升,设备厂商自然也会在芯片市场经济的带动下获得收益。

第四类,台积电、三星为代表,有意在美国建厂的国外芯片企业。比如,台积电将在亚利桑那州投资至少120亿美元,生产5纳米制程的芯片。目前这座工厂正在建设中,目标是明年年底完成,该项目也有希望可以获得美国芯片法案的补贴。此外,三星也宣布将在得克萨斯州投资170亿美元,用于推动先进逻辑半导体的生产。

在过去十年中,中国(大陆和台湾省)、韩国重视科技与制造的结合,并且实施了强有力的激励政策,用以吸引半导体制造业投资,导致美国之外芯片制造业产值的平均增长率迅速,大约是美国的五倍。

为了扭转这个态势,在美国《芯片法案》中,明确规定如果想要获得该法案补贴,各大半导体企业在未来10年内,禁止在中国大陆新建或者扩建14nm及以下的先进制程芯片厂。

如今,《芯片法案》为美国未来芯片产业的发展添了一把火,从设计到生产、封装、测试,甚至是设备供应商,既有环环相扣的激励,也有明目张胆的限制。对于美国芯片企业来说,《芯片法案》是一件好事儿,通过在美国本土整合设计、生产、封装、测试等厂商,一方面可以增强企业之间的信息流动;另一方面,这将会大大降低美国芯片产业的物流成本。

面对如此巨大利好,美国各家芯片厂商处于何种境地?他们会更好吗?接下来,数据猿将详细分析美国“芯”的状况。

“美国芯”有点跳不动了?

拜登此次签署芯片法案的初衷是为美国整个半导体供应链提供资金,促进芯片产业用于研究和开发的关键投入。然而,该利好消息却并没有改变半导体板块走低的势头。

芯片法案签署当日,费城半导体指数收跌4.57%,同时美股芯片股全线走低。其中,英特尔跌2.43%,AMD跌4.53%,美光科技跌3.74%,英伟达跌3.97%,高通跌3.59%。显然,此次法案的签署并没有为市场带来显著提振作用。除了股价表现外,数据猿梳理了这几家企业近期的业绩表现,从图表中不难看出,美国的芯片企业最近的日子似乎并不好过,这也是其股价下跌的根本原因。

英特尔、AMD、英伟达、美光、高通,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英特尔

就拿曾经的老大英特尔来说,这家老牌企业在业界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然而其业绩表现却远不如前。其2022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英特尔实现营收153.21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196.31亿美元相比下降22%;净亏损5亿美元,去年同期则盈利51亿美元,由盈转亏。此外,英特尔还将全年业绩预测从760亿美元下调至650亿—680亿美元,远低于市场预期的747.6亿美元。当曾经的王者舒服地躺在自己功劳簿上时,就有可能被追赶者超越。

曾经的英特尔,当之无愧的稳坐芯片头把交椅,在PC电脑的CPU市场份额一度高达80%,占据霸主地位长达30多年。然而,现在的英特尔却自顾不暇,被追赶了其30多年的AMD一度反超。AMD不仅在股价上超过了英特尔,其营收也在二季度表现亮眼。数据显示,AMD二季度营收为65.50亿美元,涨了70%,净利润为4.47亿美元。

对于一直关注英特尔的人可以明显感觉到,数十年来,英特尔遭遇了一连串项目失败,公司战略也有颇多失误。2005年,苹果想要英特尔为iPhone开发手机CPU时,当时的英特尔CEO保罗·欧德宁拒绝了,理由是苹果报价过低。随后几年,搭载三星设计的ARM架构芯片(SoC)的初代iPhone发布,大获成功。至此,英特尔彻底错失了在移动互联网大潮中抢占先机的机会。尽管后来英特尔也推出了面向移动设备的Atom系列芯片,但却存在着散热差、兼容性差的硬伤,最终无法与苹果、高通、三星抗衡。之后,英特尔虽时有新业务上的尝试,但也近乎石沉大海,反而对手们在一步步变得更加强大。

2012年,AMD研发出先进的Zen架构,经过三代更迭,AMD芯片在CPU市场上的市占率一路攀升至40%左右。今年2月,AMD又花费350亿美元收购了芯片厂商赛灵思,占据FPGA 49%的市场份额,多于英特尔的35%。凭借着CPU、GPU和FPGA等产品,AMD形成了完整的高性能计算芯片体系,在芯片方面实现了弯道超车,不断蚕食原本由英特尔统治的数据中心的市场份额。

不过,就AMD本身来看,其净利润也呈现了下降之势,这是该行业的整体下滑态势使然。英特尔将业务的下滑归咎于中小型企业放慢PC采购速度,以及经济的迅速下滑导致许多芯片供应出现问题。AMD也表示PC需求下降是业绩下降的主要原因,并且压力将蔓延至四季度。

与此同时,英伟达和美光科技的二季度营收同样转颓。

英伟达

除了电子产品需求降温外,随着加密货币崩盘,显卡的出货量可能也会下跌50%,预计不少关联厂商会被波及。英伟达公布的二季度初步数据显示,公司季度营收为67亿美元,大幅不及市场预期的81亿美元,环比下降19%,同比增长3%。而游戏业务收入大幅不及市场预期,季度营收20.4亿美元,环比下降44%,同比下降33%。对于游戏收入下跌,英伟达表示主要受游戏产品的销售量下降影响,反映出经济下行对公司渠道合作伙伴的销售额的影响。由于预计到影响销售的宏观经济状况将继续,英伟达与游戏合作伙伴采取行动调整渠道价格和库存。

美光科技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存储芯片制造商之一,其产品主要用于个人电脑(PC)、智能手机和其他设备。8月9日,美光科技下调了当季营收预期,并警告称,因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芯片市场需求下滑,公司下季度自由现金流可能为负值。美光科技表示,预计当季收入将位于甚至不及此前预测的低端区间。该公司此前预计,当季营收将介于68亿美元至76亿美元之间,而分析师对此的预期则为72.8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在行业逆风形势下,美光科技却发布声明表示,计划在2030年底前投资400亿美元,分阶段在美国建立尖端存储器制造业务。这笔投资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内存制造投资,最终将创造多达4万个工作机会,其中包括5000个高薪的技术及运营岗位。

高通

虽然从业绩表现来看,在一众企业中表现较为亮眼,很大程度上和后疫情时代全球爆发“芯片荒”有关。另外,受国际大环境影响,国内一批整机厂为“备战备荒”,以实际需求量的2至3倍采购芯片也推高了高通的业绩。高通芯片虽被国内很多手机厂商使用,但并不具备不可替换性。由于4G、5G的发展,高通并不能像在3G时代一样横行霸道。对于国内手机市场,手机芯片有更多选择,所以高通并不具备抓住市场的爪子。

以目前的形势来看,芯片法案的实施,与其说是要给美国芯片产业添了一把火,不如说是要给业绩承压的美国芯片厂商“托底”,对冲宏观环境下滑的风险。

美国芯片厂商将要面对的,是一个不那么美好的未来

听!冬天的脚步声

短期来看,芯片法案带来的巨额补贴也许可以催熟美国芯片产业,但长期来看,美国芯片厂商依然面临两个方面的严峻考验:经济下行带来的需求疲软,以及来自中国的强有力竞争。

先来看整个市场环境。

自2020年大规模的新冠疫情爆发以来,芯片行业由于疫情对整个供应链、下游工厂产能造成的巨大影响,出现了“芯片荒”现象,根据彭博社的数据,在2021年7月,一般芯片的备货时间由2018年的15周以下飙升至20周,全球有将近200个行业受到影响,整个行业的产能和对应市场的需求有较长一段距离。

同时,由于疫情催生了在线办公的工作新业态,PC销量暴涨,芯片行业迎来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一个时期。仅2020年,PC的全球总出货量达到1.61亿台,比 2019 年增长 28%。

全球2016年—2021年台式电脑出货量 数据来源:canalys

三年即将过去,市场风云变幻,芯片产业也由产能短缺进入了一个新的状态——市场疲软。

在这三年中,疫情不断催化原本存在的社会矛盾,国际矛盾也越发尖锐,地区政治的不稳定对整个芯片产业的供应链流通来说就是一场蝴蝶效应,例如俄乌发生冲突后,用于半导体生产中的氖气供应就受到不小的震荡。

而疫情导致的全球经济下行是市场疲软的直接导火索,人们因为经济动荡,收入下跌而选择减少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虽然疫情加快了人们的网络化进程,催生了一批新的电子消费需求,但这批需求早已经过了红利期,PC市场两个季度的下滑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Gartner研究业务副总裁Richard Gordon也表示:“虽然芯片短缺正在得到缓解,但全球半导体市场正在进入到一个疲软期并将持续到2023年末,到那时半导体收入预计将下降2.5%。"

根据Gartner的预测,2022年全球半导体行业收入增长将放缓至7.4%,相比上一季度预测的13.6%有所下降并且远低于2021年的26.3%,全球PC销量可能下降将近 10%。

2021—2022年不同设备的全球总出货量预测 数据来源:Gartner

覆巢之下无完卵,整个全球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芯片市场需求疲软,美国芯片厂商也无法独善其身,其未来一两年都将面临很大的业绩压力。

除了整个经济环境外,来自中国的竞争是美国最头疼的事情。

诚然,美国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依然在变动的大环境中坐稳芯片业的头把交椅。以手机芯片为例,美国的高通和苹果依旧占据全球市场70%的份额,尽管英特尔今年频频“暴雷”,和AMD的竞争不断胶着,但其竞争对美国本身影响不大,美国仍旧在芯片行业保持着龙头的地位。全球供求关系的不断变动,暂时并不能改变芯片行业“美国领先,台韩割据一方”的局面。

2022年第一季度智能手机芯片份额占比 数据来源:Counterpoint

美国为了保持这个优势地位,可谓费尽心机,其中最具争议的是由美国政府今年3月提出的“芯片四方联盟”,成员为在半导体领域竞争力较强的美国、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该联盟希望打造出一条完整的半导体供应链条:美国和日本负责芯片设计和零部件设备环节,韩国和台湾负责代工环节,尽可能将大陆踢出芯片供应链。目前该计划还在预备磋商阶段。

但正如经济学中的“陈词滥调”一样,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芯片的国际贸易中将资源配置到最合适的位置。20多年前美国芯片产能占全球芯片产能的比例达到37%,如今美国芯片产能却只占全球的12%。中国以市场和制造业优势,以及工程师红利,逐渐在芯片行业占据一席之地。中国自身也在技术上不断突破,沿着芯片的金字塔不断向上攀登。

无论是“芯片法案”还是“芯片四方联盟”,都是美国在用自身积累的丰厚资本抵抗市场规律,筑起自己在芯片行业的护城河。而美国的芯片产业在失去中国的巨大市场,也将经历一段生产链条重铸的震荡。震荡过后,全球经济低迷、芯片行业发展降速的状态下,是否有足够的需求填补美国及其盟友的产能?可以预见,仅仅是美国芯片行业的区域性提速带动不了整个世界缓慢发展的步伐。

当然,中国的芯片产业也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尽管在2021年,仅大陆地区的半导体市场规模就达到了全球市场的28.8%,但国内的半导体设备主要依赖进口,中国处于半导体行业产业链的下端。美国此次的“芯片法案”,在一定程度上把中国半导体行业的脖子卡住了,但也为中国的逆流而上提供了一个无法拒绝的机会,国产芯片的自主研发和自主制造不再是可有可无的Plan B。

美国在卯足劲发展芯片产业,中国也不会落下。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全球芯片产业的格局将由中美两个大国重塑。整个产业的竞争格局将错综复杂:芯片设计领域面临技术变革,GPU、AI芯片发展迅速;芯片制造领域,摩尔定律面临失效,亟待新的技术突破;台积电的作用,将随着两岸统一而发生根本改变;韩国三星是完全倒向美国,还是继续在中美之间玩平衡等,有大量的因素都将影响着整个产业格局。鹿死谁手还未可知,时间还长,这盘棋我们慢慢陪美国人下。

文:知语、余小鱼、妖妖 / 数据猿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