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丨大疆早期投资人李喆:都说创业不易,但要做一个好的投资人何尝不是丨数据猿专访
2018-06-29 09:10:43
  • 0
  • 0
  • 0

【数据猿导读】 被合伙人踢出局、老婆离开、一个人跑步消愁....创业者都不易,但要做一个好的投资人何尝不是,资本市场的血雨腥风更是残酷之极,你死我活!要在大浪淘沙中掘金,难于上青天。

来源:数据猿 记者:郭敏 张艳飞

每个人的一生中上帝都会给他几次机会,但不会告诉他是哪几次,而一旦抓住了机会的人,往往最后都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远瞻资本创始合伙人兼总裁李喆就是其中一个“抓住了机会”的人,而那个机会之一,要从大疆说起!

“投到大疆不是因为我们有多牛,而是当时的投资人都无法理解大疆”,时至今日,依然能从李喆的口中听出这是一次“必然而又带些偶然因素的幸运投资”。

巧合、运气,与执着

李喆与大疆的故事可以追溯到2010年。当时,正在攻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安德森商学院MBA学位的李喆,看到身边不少同学都有一个很流行的时髦玩具——无人机,作为资深电子发烧友的李喆自然不能错过,也随即入手了一台最新款的无人机,“它强大的功能和性能让我一上手,就有了特别美好的体验,我立马就爱上了它”李喆回忆。

但是有一点,李喆跟同学们当时都感到意外:“为什么绝大多数无人机都来自于零部件厂商大疆,而其他厂商的产品却很少?”

“现实往往就是这么巧合”

2011年6月,李喆从安德森MBA毕业半年后,创立了远瞻资本,跟他一起创业的还有他MBA时期的同班同学,也是后来担任远瞻资本董事长的胡明烈。巧合的是,胡明烈早在上学时期就认识了大疆创始人汪滔,“原来,这么有技术特色的无人机制造商,是一家地地道道的中国深圳本土企业,我真为大疆是一家中国公司而感到骄傲”惊讶之后,李喆跟胡明烈二人便决定以投资人的身份前往大疆。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消费者与投资人看问题的角度完全不同,“当时的大疆,看起来就是一家纯粹卖无人机零件的厂商,真正自己买零件组装无人机的极客爱好者毕竟是少数,虽然在旋翼、飞控、马达、支架、模块等方面已经做到了行业顶尖,但天花板仍然清晰可触,我们认为,大疆也就2到3亿美金左右的盘子,大疆的产品质量性能是很好,作为玩具是相当不错的选择,但真要做商业投资,还是要看得更清楚些才好”李喆跟胡明烈都犹豫了,“当时也有其他资本在跟汪滔接触,但都没有继续谈下去。我们觉得,他们的顾虑跟我们差不多,都在考虑天花板有多高,大疆能不能突破自己”。

虽有顾虑跟犹豫,但李喆的内心深处始终放不下大疆:“这或许也是一种创业者的执着与执念吧”!

生于1980年的汪滔,既有70后的沉稳又有80后的冲劲与执着,这让标准的70后李喆很是羡慕与欣赏:“我非常看好这个不失沉稳、思维缜密,又有远大理想和使命感的年轻人”。

汪滔本科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学系,并且从小喜欢航模,对无人机痴迷,身边人对他的评价也是:“他是那种为了搞清楚一件事,或是为了做出极致产品,无论面临的过程有多艰难,都从来不轻言放弃的人,而且在细节上的追求可谓达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比如一颗螺丝拧的松紧程度,他都会告诉别人,应该用几根手指头,要拧到什么程度才是合格的”。

除此之外,汪滔曾经在接受CCTV 9采访时说过的一段话,至今让李喆记忆犹新:“我们在产品的品质上下了很大功夫,可以说是大疆定义了无人航拍飞行器,我们希望创造最好的功能,同时有最好的质量,让每一个看到它,用到它的人都过目难忘。我们要用产品打动每个人,希望大疆能改变全世界对中国的刻板印象,我们不但是‘中国制造’的大国,也将成为‘中国创造’的大国。我们就是要做一个高科技的、原创的、牛逼的产品”,汪滔的这番话深深地打动了原本就看好汪滔的李喆。

“喜欢归喜欢,投资决策仍然是一件理性严谨的事”

2012年年初,大疆依靠硬件防抖技术,推出了航拍画面可以达到“素材使用级”的稳定云台,费用也从原来的每小时数万美元降至数百美元。“我觉得大疆未来完全可以改变世界,好莱坞都用大疆拍了电影,我们这个时候要还不投,可能就会永远错过投资大疆的机会”胡明烈对李喆说。

防抖云台的推出,彻底坚定了李喆和胡明烈投资大疆的决心。他们认为,大疆的这个突破,一举打破了无人机行业的天花板,使无人机从专业玩家的小众娱乐产品,变为了行业生产力产品,甚至能够成长为消费级的爆款产品,未来前景一定会出乎很多人意料,机会不可错过。

于是,在几乎没有做任何尽调的情况下,远瞻资本在当年6月就果断决定投资大疆A轮1000万元人民币。

在投资界,没有详细尽调就投资的案例为数不多。据李喆回忆:“当时的大疆,坚持要集中精力开发新产品,开拓全球新的市场,不想花太多时间接待投资人。这种态度吓跑了很多投资人,但我们认为,大疆的路线图在逻辑上说得通,又非常看好以汪滔为核心的大疆团队,喜欢他们那股认真执着的极客精神,他们的产品也过硬,特别是防抖稳定云台的推出,让人无法拒绝,我们干脆就直接拍板投资了”。

正是因为李喆跟胡明烈的这次“冒险拍板”,让“大疆投资人”的身份成为了如今远瞻资本的金字招牌之一。“现在复盘起来,我觉得我们的投资逻辑其实也没问题:好产品+好团队,又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巨大市场,这笔投资没有理由不成功。但我们没想到的是,大疆能成长得这么快,这么成功,这确实有运气成分在里面”。

稳定云台可以说是推动大疆横扫全球多旋翼飞行器市场的最大功臣。根据最新海关数据显示,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大疆的市场份额均超过了70%。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大疆的销售额更是高达180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为43亿元人民币。这也让大疆有了充足的底气待价而沽,用完全占据主导地位的竞价融资方式“揉虐投资人”,这让不少人感叹:“大疆为中国创业者出了一口恶气”。

此时的李喆和胡明烈,或许正在为大疆屡创新高而喝彩,也可能正在为自己当时的执着与执念而欣喜。但如果我们再把时间拨回至40年前,却会发现,他们能有这样的幸运并非偶然。

激情、梦想,与眼界

李喆出生于1974年,2年后的中国便是结束了十年动荡的1976年,4年后迎来了改革开放春风的1978年。在吐旧与革新之下,中国迎来了新一轮疯狂而又充满激情的燃烧岁月。

1979年,中信集团在荣毅仁的推动下成立,1980年康佳集团成立,1981年TCL集团成立,1984年更是达到了暴风式的一年,张瑞敏出任青岛电冰箱总厂(海尔前身)厂长,王石组建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万科前身),柳传志创办北京计算机新技术发展公司(联想前身),1985年侯为贵创办并担任中兴半导体(中兴通讯前身)总经理, 1986年民生证券成立,任正非于1987年创立华为,管金生于1988年创立万国证券,阚治东于1990年创立了申银证券,冯仑于1991年创建了万通。

新新的中国,年年都有新气象!整个国家似乎还余有用之不竭的激情,与轻触可燃的梦想!

李喆的爸爸是兰州市第一批从事业单位下海创办科技公司,销售电脑设备的改革弄潮儿,妈妈是高干之后,是最年轻的省直处级干部,可谓家境殷实,文化氛围浓郁。李喆也很争气,从小就成为了“别人家的孩子”,不但学习成绩优秀,从小学到高中,一直还担任大队长、班长等学生干部的职务。而且,李喆从初中开始就是无线电爱好者,高中一年级还代表甘肃省参加了全国微电脑组装编程大赛,取得了优异成绩。

1992年,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的李喆顺利考入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并选择了集光机电算于一体的跨学科技术专业——光电子工程系。也是在这一年,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确立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计划和市场,都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手段”的发展指导方针。一大批如今已然是明星级的公司都在那个时候诞生,中国经济形势一片大好。

1993年郑俊怀完成了伊利的股份制改造,1994年魏东创立了涌金,1995年潘石屹与妻子张欣共同创立了SOHO中国……

身怀家国情怀的李喆在1996年本科毕业时,也就没有像身边的多数同学一样进入联想、华为等公司做工程师,而是跨学科报考了南开大学经济学硕士研究生,“鲁迅以改变国人心灵为己任,弃医从文。我也不甘心只做一名工程师,我想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出一份力”。

1999年研究生毕业之后,李喆还是没有选择当时已是“国民第一电脑品牌”的 联想,也没有选择人人都想进,还给他开出9000元月薪的外企宝洁,而是选择了每月只有1500元工资,有“中国摩根史丹利”、“中国第一家民营投资机构”之称的涌金。在李喆看来,只有亲身参与到改革发展的经济第一线,才能实实在在接触到中国经济的脉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涌金是他当时能做的最佳选择。

“拳打申银,脚踢万国的大券商,待了近10年”

90年代中期,中国经济正处于转轨时期,当时的涌金总是能准确把握住经济的细微发展脉搏,敏锐察觉到政策热点的变化,游刃有余地转战于各个证券投资市场,可谓“玩儿的风生水起”。在高速发展五年多之后,涌金已成为业内很多人眼中“拳打申银,脚踢万国”的大券商,公司创始人魏东也是能与叱咤中国证券界的管金生一较高下的人物。

同样也是信心满满的李喆,入职第一年就获得了公司的最佳员工奖,“奖杯至今我还保留着,经常拿出来看看激励自己,我从来都是拒绝平庸不走寻常路的那个人,也许正是这一直以来的这种坚持,才成为了如今远瞻的精神底蕴”李喆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2000年,中国互联网产业正处于爆发时期,李喆作为分析员参与了公司二十多宗新技术和互联网项目的风险投资。

1997年网易成立,1998年新浪、搜狐、腾讯成立,1999年天涯社区、阿里巴巴成立,2000年百度成立……

虽然当时的李喆并不知道什么叫创投,也不知道VC到底干什么,更没有成熟的投资逻辑,但“那个时候的投资行业就是这样,对于中国来说,风投的概念太新,大家都不懂,都在摸着石头过河”,李喆就是凭借自己这股认真执着的劲头,一次次获得了公司以及业内的肯定。

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裂,涌金虽受到重创,但通过上市公司“上岸”,以及一系列资本运作的方式很快恢复势头,之后,更是逐渐成为多家上市公司背后的实际资本控制人。期间的李喆,不但负责过重大资产重组方面的工作,更是担任过两家上市公司九芝堂母公司总经理和千金药业董事的职务,对企业的生产、质控、法律,以及运营等方面都有了全方位的认知与管理经验,这对李喆日后的创业与项目投资产生了重大影响。

2008年,涌金发生了轰动一时的“魏东跳楼”事件,公司很受影响!此时的李喆工作也已将近10年,早就萌生了“出去充充电,看看人家是怎么办企业做投资”的想法。

于是,李喆结束了自己人生中第一份正式工作的涌金生涯,随后便申请了安德森商学院MBA学位,“以最后一名的成绩搭上了末班车被学校录取”。

说起赴美求学这件事,李喆虽然觉得自己很幸运,但仍心有余悸:“我以学渣的成绩进入Anderson(安德森),但两年以后,我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毕业项目取得了全校优秀项目的荣誉,在学校的影响力一直到四五年以后还看得到,这证明我很努力。但我最大的收获还是认识了很多优秀的同学,其中就有我的MBA同班同学,如今的事业好搭档胡明烈”。

信心、挫折,与转型

2010年,学成归国的李喆,没有再回涌金,而是带着他的“满身武艺”参与了涛石能源基金的创立。

一年之后的2011年,李喆又看到了一股大潮在涌动,资本市场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在全民PE风潮的带动下,整个投资市场变成了“疯投”市场,成功IPO的项目接二连三,行业热度已达到顶峰;各级政府部门也都纷纷推出相关政策,大力支持PE基金的设立。

“我有在中国进行PE投资的丰富经历,也有企业管理经验,MBA期间又学习了风险投资的种种内容、技术,近距离观察了美国创投基金的理念和方法,再加上回来后,有了成立基金的运营经验,感觉有一种武装到了牙齿,已经为干一件大事做好了一切准备的感觉。人到中年,应该到了要做出人生重大抉择的时候”他笑着回忆道。

李喆与远在美国的胡明烈一拍即合,决定一起创立远瞻资本,从PE切入投资市场。似乎一切都是那么顺理成章!

可是,打工跟创业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自认经验丰富、金融知识扎实的李喆,没想到中国PE市场的环境复杂度远超自己想象:“其实PE的本质是从一级市场到二级市场的套利过程,投资成败的标准在于能否把握审核机关的要求,投资项目能否过发审会,才是核心竞争力。过不了,再好的企业也没戏,这也是很多互联网新经济企业无奈出海,墙里开花墙外红的原因之一!就是这么个路子”。

拟上市的企业家也在资本利益的巨大诱惑下,刻意包装自己。投资经理们虽出身名校,履历光鲜,但大多年轻气盛,少有对企业运营有一线的亲身经验。面对在商海摸爬滚打半辈子的老企业家们,鲜有能够匹敌者。这种现实让李喆觉得:“PE投资慢慢变成了挖坑与填坑的互相博弈,总体上是零和甚至是负和的游戏。特别是IPO预期高涨,泡沫越来越大的时候,更是一万个小心之下,也难避免踩雷”。

这期间的经历甚至给李喆留下了“原来我觉得中国的企业家一半有原罪,一半是无辜的,现在感觉全是错的,我想的太好了!他们全都是坏人”的极端印象。李喆对胡明烈说:“这个行业咱们不能再干了,我们的出身和从业经历不具备把握政策的能力,并且我们作为新入行者也很难有优质的项目源,这条路不适合我们”。

2012年,PE市场的血雨腥风更是残酷之极,李喆跟胡明烈已心力交瘁到极点,再加上远瞻资本当时并没有固定的投资方向与业务领域,只看企业是否有优秀产品的准则也显得过于简单。应对乏力的远瞻资本,最终以“一平、一胜、一负”的战绩草草收场。

“哪一条路才适合我们?”

李喆与胡明烈反思:“我们也许应该回到初心,用我们的资本支持优秀的团队,让他们能创造出让生活更美好、工作更轻松、更加彰显个性的好产品”。此时,也正是公司基金成立以来,两人决定投入最大一笔资金到大疆的时候,“我们都热爱技术,了解消费品市场,熟悉美国创投行业,为什么不集中精力发挥强项去投资像大疆一样的科技类早期项目呢?”

2013年,恰是多数怀揣梦想的年轻人加入科技创业大潮的高峰时期。李喆和胡明烈反复商讨后认为,虽然PE投资所需要的能力和资源不是两人的长项,但理解市场、理解技术、理解新一代创业者的想法和做法,并且能够连接中国和美国的能力才是他们的长处。于是,远瞻资本决定转型为一家早期科技投资的VC机构,把目光锁定在他们都感兴趣并擅长的新兴领域——以技术为核心驱动力的科技硬件。

之后的科技领域,每年都有一个主题。远瞻资本借着每年的风口与坚定而稳步的发展策略,投资了美国市场一批具有浓厚技术基因的初创公司,如Handscape、iHear、12twenty、Bendlabs等等。也在中国投资了像禾赛科技、海拍客、秉坤科技、奥松机器人、全设智能、钧嵌传感这样一批优秀的技术型企业。

2013年SaaS异军突起,2014年智能硬件进入爆发期,2015年O2O让人眼前一亮,2016年VR打通了人与虚拟世界的界限,2017年AI掀起全球热潮,2018年区块链的疯狂超乎所有人想象……

看似一切都很美好!

热潮、冷静,与思考

市场从来不缺热点,也不乏追风者。回顾这些年的创业与投资圈,种种血泪史历历在目,仅是智能硬件行业,2014年融资金额就达47亿元,但在之后的2年时间里,却发生了行业大规模倒闭潮,95%的企业阵亡!大量泡沫被挤出市场,身处其中的李喆感触颇深:“我们不想成为其中的泡沫!好在我们投资之初还算比较冷静,没有投资智能硬件这个伪命题风口行业”。

幸运的是,远瞻的确成为了泡沫退去之后留下的那滴精华,就像其投资的钧嵌传感、禾赛科技一样,热潮拂去一切归于冷静之后,依然能够快速发展:

钧嵌传感是刘佳的第二次创业,作为连环创业者,他经历了太多!由于在第一次创业时,创始团队股权分配不合理,导致自己黯然出局,家庭也随之发生婚变。工作与生活的连环打击让他无从招架,只能一个人默默地每天在上海街头晨跑、思考。痛定思痛之后,满血复活的刘佳立马重新组建了自己的团队,成立了钧嵌传感,而且团队成员甘愿降薪至原来的十分之一跟他一起干。

卧薪尝胆两年后的刘佳,带领团队开发出了世界首创的传感器产品,并获得了多笔大单,再一次迎来了事业的春天。“这就是一个典型成熟创始人的心路历程,没有人的成功是随随便便得来,二次出发的创业者,往往思虑更加缜密,更加务实,最终能在别人常规思维忽略的地方取得突破”李喆评论到。

在所有人对钧嵌都看不懂的情况下,远瞻果断投资钧嵌传感,成为其唯一的天使投资机构。“可以预见到在不远的将来,钧嵌必将一鸣惊人”李喆充满信心。

禾赛科技的创始团队阵容完整又豪华: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孙恺是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破格入选者,获美国斯坦福大学机械系硕士与博士学位,以及电子系博士学位;CEO李一帆是中央千人计划特聘专家,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行行走机器人课题的博士学位,CTO向少卿获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和机械工程双硕士学位。

现在的禾赛科技以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线数激光雷达誉满全球,几乎每个自动驾驶公司、Tier1供应商和车厂都采购了他们的产品开发自动驾驶技术,禾赛甚至动摇了激光雷达发明企业Velodyne的优势地位,让世界再一次被“中国创造”所震撼。

但成立初期的禾赛就像大疆当年一样,谈过无数投资机构而通通被拒之门外。正是远瞻资本投资了禾赛科技第一笔种子轮10万美元,支持他们造出了第一架激光干涉高精度可燃气体远程检测仪,才说服了当时正在斯坦福做访问的新奥燃气董事局主席王玉锁,拿下了第一笔订单。

至此以后,远瞻又连续投资禾赛科技四轮,支持禾赛科技成为如今的“准独角兽”企业,被誉为“最有潜力的中国科技企业”之一。

李喆评价道:“禾赛的成功就是团队潜力的最好注脚,三位创始人,一位首席科学家负责为禾赛的技术高度;一位CTO把技术转变为能够量产的产品;一位总裁把产品销售到全世界,三个最优秀的头脑就是完美组合,这样的团队远瞻不支持,天理不容啊”。

“做一家好的投资机构同样不容易”

追热点很容易,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就好,但创业者要想在风口中幸存实属不易,要在大浪淘沙中掘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多数人都觉得难于上青天。投资人虽然外表看起来光鲜,但就像远瞻资本一样,多数投资机构也是创业大潮中亲身经历的一份子。

“我们投资行业也一样,追风口的人比比皆是,甚至会强造风口。但要想在身处风口的时候,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更加务实的项目上,就要付出比平时多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努力,因为大家都在追热点的时候,总有人出价比你高”,李喆觉得,风口来临时才是大家更为不理性,更容易成为泡沫的时候。所以,在热点与风口爆发的时候,远瞻资本只跟进和研究,绝不轻易追热点,反而更愿意投资热潮过那些“精华”。

李喆再三向数据猿记者强调:“远瞻坚定地认为创新就是生产力,是第一推动力。而只有技术的提升,才能带来服务的真正深入、体验的颠覆式提高,因此,投资技术就是投资于创新的原动力,进而取得最大的回报,拥有真正技术实力的项目,才是远瞻资本最为看中的项目,而不是去追热点。”

沿着技术脉络,如今的远瞻资本已经渐渐形成了自己稳定的投资逻辑:关注驱动消费升级的科技硬件与产业背后的互联网力量。李喆认为,这都是技术创新的真正落脚点,只有技术的创新才能促使商业模式的创新,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投资的不是技术本身而是技术的产业化、商业化能力,只有能落地的技术才能让全社会享有,才能真正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远瞻资本就是要做这样一家专注于创新科技领域的投资机构。

“远瞻的投资逻辑就是我的个人梦想,更是我每天都在践行的理念,虽然要做一个好的投资人也跟创业一样不容易,但我会一直走下去,我们会一直走下去”!(文/郭敏 张艳飞)

来源:数据猿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